热线 400-088-0810
En

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"加减乘除"老小区改造"内外兼修" "面子"和"里子"齐提升

日期:2023-10-30 人气:269

“平道路、下管网,楼体整洁换新颜;装电梯、划车位,小区设施大升级;修屋顶、除飞线,居民安全有保障。”近日,广陵区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,形象地反映出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变化。

树人苑社区地处老城区,今年2月,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联合区住建局,对辖区的江凌花园小区、石塔桥南新村两个小区开启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。其间,树人苑社区巧用“加减乘除”法,让老旧小区“内外兼修”,实现了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齐提升。

电梯做加法

昨天一早,家住江凌花园小区的沈旭娟老人拎着刚买的蔬菜,走进小区2栋3单元新加装的“观光电梯”,指尖一点,电梯平稳上升。“我家住6楼25年了,年纪越大楼越难爬,上个楼,得歇三趟。现在好了,老小区也加装了电梯,‘嘀’一声,就到了。”沈旭娟老人一脸幸福。

作为全市首家加装电梯样板楼栋的江凌花园,老楼装新梯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。该小区共有22个单元,除了自带电梯的两个单元,剩下的20个单元,已加装电梯15部,新签订2部,即将动工。

“电梯加装工作,在辖区所有老小区全面铺开。”树人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,他们坚持“议事协商、平等对话、阳光公开、保质保量”,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
“飞线”做减法

“头上‘蜘蛛网’,终于要清理了,这等大好事,咱老百姓拍手叫好。”当天上午10点,家住石塔桥南新村的管祥瑞老人在小区散步时说,空中“飞线”既影响小区环境,更存在安全隐患。

石塔桥南新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,随着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,为了方便充电,空中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愈发严重。为恢复居民最美“天际线”,树人苑社区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,全力推动“飞线”问题集中整治。

“目前管道桥架已全部安装到位,一旦工作启动,空中飞线将不复存在。”树人苑社区这名负责人说,本次改造,不仅从根本上解决“飞线”充电的安全隐患问题,也摆脱了楼栋“蜘蛛网”的局面,使小区环境变得更加美观,大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。

小区自治做乘法

石塔桥南新村17号楼的10多户住户,由于地下污水管网布局不够合理,常年受到面盆返水、马桶堵塞等困扰。面对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,居民们纷纷表示要抓住机会彻底解决问题。

作为一楼住户,王福全主动请缨,不仅全程监督改造工程,还用饼干罐制作了污水管网的结构模型。在多方商讨解决方案的时候,王福全总是随身携带这个“小模型”,经过一次次生动直观的分析,不仅让邻居们全面了解了困扰的根源,也为改造施工提供了方向和依据。最终,17号楼污水井中的主管道全部降低了“身高”。

“小区是大家的,怎么改,大家说了算。”树人苑社区这名负责人说,本次改造,在施工现场组建“行动党支部”,带领居民一同参与改造,让老旧小区改造真正“改”到居民心坎里。


安全隐患做除法

安全是民生之本。还有一项惠民工程赢得了一致好评,这就是房屋修缮。

石塔桥南新村36号楼房龄超40年,长期存在屋顶漏水、屋檐脱落等问题。“楼下就是人行道,屋檐脱落,隐患很大。”居民汪如龙说。他主动充当“跑腿员”,挨家挨户上门征集意见,将房屋修缮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

当天上午,房屋修缮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汪如龙说,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,36号楼不仅对屋顶进行修缮,外立面也将出新,“这下住起来安心多了!”

“房屋修缮费用,政府补贴90%,居民仅需分摊10%。”树人苑社区这名负责人表示,社区将进一步征集居民需求,对符合修缮条件的楼栋进行登记申报,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群众。

通讯员 广组萱 马莹 徐茜 记者 陈晨

来源: 扬州日报-扬州网 | 扬州网官方微博

case4.jpg

* 行业资讯内容采集自互联网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